乡村观光旅游项目的目标?
乡村观光旅游项目的目标?
1. 促进乡村振兴:通过发展乡村观光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2. 保护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历史遗迹,让游客了解和体验乡村的文化魅力。
3. 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设施水平,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4. 推动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旅游理念,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实现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5. 增加就业机会:通过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基本农田可以种植杏树发展旅游观光项目吗?
正确解读破坏种植条件。农村村民在基本农田上种植杏树由发包方与村民解决,混淆公法与私法的区别,公权力可能不当扩张,损害农民的利益。
《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均规定,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现实生活中,农村村民也有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杏树、挖塘养鱼的现象,很多人就得出这个农村村民违法的结论,国家应当禁止该违法行为,并责令农村整改,甚至要恢复原状。
我们判断某个行为违法性的根据是:该法律规定有没有法律后果。“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是法律规则,还是法律条文,如果是法律规则,法定必须设定法律后果,这样,我们必须通过体系解释得出是否违法的结论。
- 破坏种植条件,或者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是值得行政处罚的结果,并不是法律后果。法律后果事实上是对破坏种植条件等行为结果的否定评价,即,法律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等。
在耕地上建窑、建坟、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作业,直接的结果可能就是破坏种植条件,或者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但是,在耕地上种植杏树等发展旅游观光项目不一定破坏种植条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耕地上种植杏树等发展旅游观光项目,没有破坏种植条件的,并不适用《土地管理法》第75条规定。
“种植杏树发展旅游观光项目”没有破坏种植条件,究竟违反了什么规定?作者认为,发展旅游观光项目事实上是改变了土地的用途,即将农用地转用为建设用地。《土地管理法》对该种行为规定的法律后果是,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单纯地种植林果村,不属于建筑设施,相关部门不能处罚。
农村村民为了致富,可能小规模地在基本农田种植杏树发展旅游观光项目,作者认为,只要该村民不在基本农田上新建的建筑物,相关部门不应当处罚,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无权制止。
我们也不能认为,农村村民可以任意在基本农田种植杏树等林果业经济植物。农村村民这种行为可能违反了承包经营合同,该行为的法律后果交由意思自治解决,由发包方依《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决定是否收回。
徐剑随笔,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