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文地理感慨?
成都人文地理感慨?
在这座深受道家文化影响的城S,任何极端和对立都是可以被消除的,任何交锋都是可以化解的。成都,好比一个巨大的熔炉,任何人走进这里,无论他原本拥有怎样的物质与精神,最终都会在这片绵软温润的土地上与其融为一体。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泛滥的命题。这里曾经有灿烂的古蜀文明,有文人墨客书写的诗篇歌赋,有深厚的东方人文底蕴,有达官贵胄留下的圈层遗影……有太多书籍和文章记载过成都的历史文化,但却鲜有这样的论述:成都,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扮演着两极平衡的文化枢纽。
和谐包容,是这座城S更大的特色,它造就了成都独特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正是这种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熔铸成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城S精神,构成了这座城S的灵魂,成为成都人永久守望的精神坐标和外地人了解成都的钥匙。
李白身为四川人,为什么会有"开国何茫然"的感慨?
“开国何茫然”出自李白《蜀道难》一诗,也就是贺知章看后称他为“谪仙人”,以金龟换酒款待李白的那一首。
李白发出“开国何茫然”的感慨,是他夸张浪漫行文风格的又一体现,也可以说是明知故问,其中多少含有那么点抱怨的成份。
这首诗的开篇不拘一格,用奇崛突兀的极其夸张的语句,开门见山的惊叹蜀道之难。接下来他就要问一问老祖宗蚕丛和鱼凫,开国之初的事已无从查考,但,你们是不是没搞清状况,把个国家建在这么个无法走出去的封闭地方,与外界根本无法联系,这一关就是四万八千年!
四万八这个数字,李白在《梦游天姥咏别留》中也用过“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看来这是他认为极致的数字。
李白当然熟悉四川的地理状况,接下来的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叙述蜀道之难,而川人要想从蜀中走向外面的世界,就只能靠那条望而生畏,想而后怕的“天梯云栈相勾连”。
整首诗大致分为四个节段描述蜀道之难,围绕主题,层层递进,把个蜀道的难处写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所以,“开国何茫然”的感慨,也是为主题服务的。李白作为一个四川人,感受自当格外深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