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S博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旅游标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到此一游 6小时前 阅读:4 评论:0

甘肃S博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旅游标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灵帝时期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张姓将军墓,现收藏于甘肃S博物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踏飞燕着地,飞驰向前,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什么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S武威S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S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