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公主和亲的诗句,越多越好,越忧越好?

趣味生活 2小时前 阅读:4 评论:0

关于古代公主和亲的诗句,越多越好,越忧越好?

王安石 《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唐诗三百首》中的《古从军行》

作者: 李颀 白日登山望峰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和亲公主的结局一般是什么样子的?

“和亲”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历代统治者自身的统治目的服务的,但客观上或多或少地有利于缓和国内的民族矛盾,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作用。

关于古代公主和亲的诗句,越多越好,越忧越好?

历朝历代作为和亲公主出嫁的女子,都要面对三个问题:

一、嫁给少数民族首领,虽然身份尊贵,但实际上却是送到异国做政治人质。

二、和亲女子,要远离故土前去大漠,在陌生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一辈子。

三、嫁于少数民族的和亲女子,还要接受“兄死妻其嫂,父死妻其小”的异族野蛮风俗。

和亲女子不论是否是真正的公主,对于其个人来说,大多都以悲剧告终。而史书上对她们的记载也寥寥数字,不甚详尽。就算被后世口口相传“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汉书》中只不过区区150个字而已。可见,她们都是政治上的牺牲品,而她们的命运,也已淹没在滚滚黄沙之中。

从和亲政策的效果来看,有成功有失败。西汉初年,因当时国力还很微弱,只能通过与匈奴的和亲来维持边境的短暂安宁,但此后六七十年里,虽然西汉为和亲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仍然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匈奴贵族得以豪华奢侈的生活,助长了他们的贪欲,所以西汉初年的和亲大体是失败的。

关于古代公主和亲的诗句,越多越好,越忧越好?

随着西汉国力的日渐增强,汉武帝两次大败匈奴,从此"漠南无王庭"。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入朝觐见,自言“愿当汉家女婿”,于是上演了"昭君出塞"这一流传千古的历史事件,在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因此西汉末年的和亲是成功的

在文化方面,和亲的影响是双向的,和亲公主带去的不仅是丰厚的财物,还有中原的文化影响,也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族效仿中原的制度,传播中原的文化,最终融入到中华民族中来。

关于古代公主和亲的诗句,越多越好,越忧越好?

对北方少数民族来说,凡主动要求和亲者,通常都是对中原王朝的一种向往和钦慕,是对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的趋同,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种体现,而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就在公主和亲中悄然开始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