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关于太原S发展的征文(看太原发展,赞改革巨变)?
哪有关于太原S发展的征文(看太原发展,赞改革巨变)?
太原S是一座历史名城,古称晋阳,大约创建于公元前497年,为早期的赵国都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初置太原郡,从此始有太原之称。之后,北朝、隋、唐时期,太原一直为历代重镇。到了五代,晋阳曾先后为后晋、后汉、北汉之都城。公元960年,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北宋后,派其弟赵光义于公元979年攻克晋阳,火烧全城,一代名城化为灰烬。公元982年,赵光义又委派部将潘美重建太原城。这样一直到民国初期的军阀阎锡山统治山西,以太原为首府,上下两千多年,古城太原,历经战乱,迭遭更替。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攻克太原,才最终使这座古城回到人民手中,从此获得了新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太原曾以其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闻名遐迩。早在唐、宋时期,太原就已成为一个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城S。宋代太原陶瓷中的“木理纹瓷”在全国独树一帜。元代以后,太原是全国武器制造中心。唐、宋以来,太原的商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到了明代,当时的太原大南关作坊、商店星罗棋布,盛况空前,古人曾有“蔽天光、发地脉”之赞。 作为山西S的S会,太原S的城S建设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昔日的低矮房屋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代替,宽阔整洁的街道四通八达,一座座花园式住宅小区恰似颗颗明珠。各种商业、文化设施星罗棋布,使人目不暇接。今日的太原,城S道路长达553公里,其中高级道路453公里,公路桥梁80座。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出租汽车达数千辆,穿梭于大街小巷,迎接着南来北往的旅客。城S煤气生产能力达63.5万立方米/日,用户达30.66万户,用气人口达121.4万人,普及率达74%。S民住宅情况日益改善,目前,全S每人平均居住面积已达7.97平方米,水、暖、电、气、卫设备齐全,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太原S的商品房和安居工程都有了较快的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特别是安居工程,目前已有25万平方米的住宅竣工,并投入使用,深受广大工薪阶层的称赞和好评。 太原S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城S,为了使太原S早日跻身于国际大都S的行列,改革开放以来,历届S委、S *** 都十分重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过重新扩建的太原火车站,气势宏伟,设施先进,客容量成倍扩大,成为华北地区名副其实的第二大客运站。太原车站是山西更大的货物集散站。境内有石太线、南北同蒲线、太焦线、京原线、太古岗线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有通往北京、上海、天津、成都、青岛、武汉、济南、西安、石家庄、包头等城S的直达列车,太原已成为华北重要的铁路枢纽。公路交通运输客货兼营,以太原为中心,呈辐射状,连接S内外城S、乡村、名胜古迹。特别是太原至旧关高速公路的建设和部分通车,为太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重新扩建改造的太原飞机场,使太原民航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大型客机可以在太原机场直接起落,通航能力大大提高,太原同全国各大城S乃至世界各地的交往将变得更加快捷便利。通讯邮政业务迅速发展。目前,太原S的S话交换机总容量已达30.4万门,自动长途交换机达3.8万路,S话户数达12万户,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岛屿)开办了国际双边邮政业务。据1994年统计,太原地区的铁路、公路、航空旅客运输量已达1620.6万人次,货场运输量达9804.1万吨,邮电业务总量(计费)达3.06亿元。交通邮电事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太原的投资环境。 走出山西,走向世界,把太原建设成现代化的国际大城S,这是300万太原人民的共同心愿。自1991年以来,太原S先后被国务院批准为内陆S会开放城S、环渤海地区开放城S。同时,太原又是欧亚大陆桥沿线城S,对外开放条件相对优越。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太原S努力改善自身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资招商,参与国际协商合作,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1994年,共有三资企业415个,当年出口商品供货总值50.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7998万美元。当年成立三资企业100家,总投资1.7亿美元,合同引进外资7019万美元。当年来太原旅游的国际人士、华侨、港澳同胞1.88万人。太原S还同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贸易关系,同英国纽卡斯尔S、日本琦玉X等结成了友好城S。 改革开放使古城太原焕发出勃勃生机,21世纪的曙光正在向我们招手。在 *** 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太原S委、S *** 决心带领300万太原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开放步伐,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太原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尽快把太原S建设成为社会现代化大都S。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