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怎样的课程?

我爱学习 1小时前 阅读:2 评论: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怎样的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

指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跳出以我为中心的怪圈,对他人要热忱坦率谦虚友爱;要为人宽厚,能屈能伸,生活中不斤斤计较;能正确对待各种不公平的现象,能容人让人能冷静处事,能理智待人

(2)挫折承受力与意志的培养

教育学生能承受挫折,经得起打击;培养学生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奋斗精神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消沉;在艰苦环境下不悲观不气馁;能吃苦耐劳,能意志坚强地坚持工作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

(3)健康人格的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定性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健康人格的培育,包括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性格,形成广泛的兴趣,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正确的心理防御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教育

培养学生以社会需要为己任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正确地把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要具备自我认识,自我了解的能力,对个人的条件气质兴趣进行分析,确定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值和奋斗目标,树立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和实现人生价值观念及为社会作贡献的高尚心理品质

(5)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

教育学生个人的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是紧密相连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导致多种生理疾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过量饮酒,科学饮食,在消费中不攀比,适度消费,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卫生习惯

大学开设的心理健康课?

非常有意义。我们当下的的大多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于性教育缺失还是比较大的,甚至是谈性色变,殊不知孩子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有关性方面的信息远远超过家长想象,但孩子本身对于事物缺乏判断力,在自我意会的过程中难免跑偏。所以大学生艾滋病,堕胎,裸照事件等等,都和我们前期引导缺失有关。至于心理健康,不是说进入大学阶段才开设,而是对于大学阶段这个充满活力的年龄段更需要科学的认知自我,认知生理,心理的发展过程,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我们更加理性科学的判断,让青春更灿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