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南线需要带氧气吗?
阿里南线需要带氧气吗?
**阿里的南线平均海拨均已达到5000米,该海拔相对气压0.47到0.53大气标压。空气含氧量9.5%到10%。对于身体氧消耗率正常但容易出现高原反应的人来讲,前往此地区不但需要服用藏药“红景天”,更好能携带备用应急氧气!
成都自驾到**,如何选择川藏南线与川藏北线?
成都自驾到**,如何选择川藏南线与北线?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去年八月份小编**阿里自驾行就是318南线入藏317北线回川的。下面先说说川藏南北线有哪些差异。
南线景观丰富设施完善 北线人文汇粹原始自然
众所周知川藏南线三一八是最出名的入藏线路,每年每天都有大量的自驾游者穿行其间,也担负着相当部分进藏物资的运输任务,因此沿途除了风光秀丽外,路况的保养、沿线的食宿加油等配套设施已经相当完善,在小编看来,三一八已然是一条旅游观光的商业大道了。虽然318途经的横断山区的地质灾害要比317严重,但相关部门对此路的重视投入程度远大于317,起码16年前是这样,很多天险路段的改造都优先于317,所以路况一直保持良好。
而317川藏北线在15年后终于进入大规模投入改造期。随着雀儿山隧道的通车以及其它高海拔垭口隧道的开建,相信不久(2019年下半年)的将来,317将变进藏大坦途,甚至于自驾317会比318轻松得多,这是小编去年走317后的体会。
去年八月小编走317回川的具体路况简单描述一下:只有三处垭口翻越是比较吃力及有一定危险性的。
分别是德格过金沙江后入藏之一山矮拉山4300米、昌都至丁青段的斜拉山4900米、朱角拉山4600米。翻越这些山的原有国道已处于年久失修状态,上下山有些路段甚至会令人怀疑是不是走错路的感觉,只有一辆车稍宽的路面,尽是泥泞石头,如遇错车必须提前预判选择好较宽地方等待会车,而最令人恐惧的是遇上大货车了,拐弯时即使他们在悬崖边车道也会完全占据靠山这边走,所以这点一定要注意。不过小编也观察到了,这些高山垭口的隧道建设已近尾声,我也查过资料按工期是18年底全面通车的,但到目前为止,仍未有正式官方通车公布,不过估计19年下半年应该全线贯通了。
相比于318的风光商业味道317则是人文宗教气息氛围浓厚,这一点在甘孜州首府已体验强烈,而一路沿线的众多寺庙掩映于原始风貌的环境中,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暑假旺季进藏建议北线进南线出
为什么这样选择呢?更大的因素就是避免了川藏南线折多山至理塘这段进藏方向的严重高海拔堵车路段,去年小编就在折多山与高尔寺山隧道口这两段各堵了几个大小时,如果想尝试海拨高达4000米堵车是什么滋味,这里是更佳场所了。
而选择317基本可以避免了这样的痛苦,而且317沿线的食宿于318同期要稍为便宜些。
结语
如果是秋季或暑假前自驾进藏,小编觉得选择318或317进出藏都没所谓,反正也是走一圈的。
其实对于自驾车进藏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路线都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乐趣,这也是自驾车进藏与其它方式更大的区别也是更具乐趣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