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官路高升却又为何骂名留世?
曾国藩官路高升却又为何骂名留世?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国藩是个两面人,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好的方面,他几乎是个完人,
坏的方面,他几乎是个刽子手。
一、正面形象
笔者虽然浅陋寡闻,但对曾国藩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也稍有研究。曾研读《曾国藩全集》,《曾国藩家书》,以及唐浩明所著《曾国藩》一书,对这个人物有些粗浅认知。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曾有两个大人物,都给予了曾国藩很高的评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乎成为曾国藩毕生的追求。
曾国藩家书,字字珠玑,行行血泪,近乎成为一个正人君子学而实习之的教科书。
他严于律己,每日三S吾身,清正廉洁。封建腐朽官僚的一切恶习,在他身上无影无踪。
他文攻武略,对治政,治家,治国均有其独到之见。
他善于识人用人,李鸿章,左宗棠等晚清 *** 的重臣,均出其麾下。
他开启了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先河,为创建工业基础,培养留学人才,增强国力均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他以一个秀才的文人出身,创建湘军,在晚清王朝日薄西山的历史背景下,苦撑江山,剿灭了已经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军天国,为腐朽衰败的晚清王朝赢得了一段喘息的时间。
功成名就以后,他认真吸取“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至理哲言,主动裁撤湘军,自己也主动削去军权,避免了功高震主带来的一切后患,也为自己能够善终铺平了坦途。
从以上历史事实可以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高人,一个哲人,一个值得研究的特殊人物。
二、反面形象
他也打过败仗,一度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甚至想到过**了此一生。
在剿灭太平军过程中,他大开杀戒,往往连俘虏也不放过。每攻下一城,总是有意无意地纵容下属滥杀无辜,抢劫成风,血流成河,甚至屠城。虽然此举大部分是他那个草莽九弟曾国荃所为,但与他管束不严,睁只眼闭只眼是逃不脱干系的。
在这一点上,与他那个正人君子形象,形成了极大反差。
题主讲到的为何骂名留世,想必也是指向这方面而言。
纵观曾国藩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留下的,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迷团。
究竟应该怎样去评价和定论他,这道历史答案,恐怕只能留给我们的后人,留给历史,留给岁月时光去完成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