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创始人创业故事
华为创始人创业故事
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36家。
拥有如此大规模的公司是谁?华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华为创立的历史。
研发就像赌博
成一个,败一个,华为研发的结果冰火两重天。此刻的华为,还没有从自主研发的用户机的丰收中高兴完,立即又陷入了局用机失去S场的格局。华为人不得不感慨:研发就像赌博,赌对了,就成了;赌败了,就输了。这种体验对任正非是刻骨铭心的。如何才能驾驭研发,使研发成为成功的必然,而不是动不动拿 的命运来赌博?这个问题是华为从1993年起就开始摸索和探讨的话题。(为此,后来华为在1995年和1998年针对研发系统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革。)
“逆潮流去引导客户是无益的,远不如顺势而为!”相信这是华为,以及华为研发团队得到的另一个教训。总以为S场销售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银的,但事实上客户的需求只能顺势去满足,而不是逆潮流可以单靠“说”来说动的。
如果说JK1000这个产品给华为的研发团队上了深刻的一课,这一课必定包含“电信级品质”这个词。电信网络由于连着千家万户,肩负着提供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重任,对产品可靠性和品质的要求远高于其他设备。从JK1000开始,研发设计前就要进行硬件及软件的可靠性设计;研发 过程中,进行可靠性分析和验证,已成为华为研发部的规范。
于是,质量成了一时的主攻点,华为公司整体也掀起了向日本公司学习的热潮。首先,学习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的产品质量的三次设计:系统设计(一次设计)、参数设计(二次设计)和容差设计(三次设计)。华为还专门组织研发部及生产部代表到日本进行参观学习,对松下电器、松下电工、松下通信、松下电子部品、高见泽等公司进行了考察,并参观了DDK的东京本部包括金刚的一家仓库,之后在企业全面推行日本式的品质管理。
同时,华为对刚刚在世界范围流行起来的ISO9000质量体系也开始了接触和了解,并开始推广ISO9000质量体系,力图从体系建设上确保质量。
创过业的进得了华为吗
感谢邀请!
不是创过业的不要,只能说你不符合他招收的职位的条件。
华为重视人才是出了名的。它需要的,自会花重金从全球各个角落搜寻。只要发现目标,好了,华为公司会不惜一切代价,你想去哪里工作都会按你的意愿安排。哪里都不愿意去,就把实验室建设到你家附近。
所以你看,不是创过业的不要,只是你能胜任的岗位并不是它迫切需要的而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