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现代起亚汽车亏损近1300亿,却“归罪”于东亚S场,你怎么看
韩国现代起亚汽车亏损近1300亿,却“归罪”于东亚S场,你怎么看
韩系车亏损1300亿只是韩元,主要原因不是归罪与东亚S场而是特指中国。
韩系车的亏损是可以预见的,在中国汽车S场走下坡理所应当,原因可以总结为“时代不同了,韩系与其他合资不一样”。
至于1300亿韩元仅相当于不到790万人民币,对于现代起亚这种体量的企业而言并不多,看似夸张的数据仅是因为韩元不值钱,韩系车销量差貌似也是韩国车本就不值钱但却卖了高价。
现代汽车从2017年在国内一直在减产,工厂的开工率仅为60%左右,疲态早已显现所以亏损也是注定的。而销售目标和实际销售量的差距基本半对半,这种情况就值得思考了。
韩系车现代和起亚实际没有区别,只是设计风格相同但核心技术都是现代的;两个品牌的量产车高度一致本就缺少竞争力,对于垂直度较高的消费者而言现代起亚只是内部竞争,对于理性一些的消费者而言韩系车没有吸引力。
十几年前韩系车伴随韩流文化的入侵风生水起,究其原因实际为价格比其他合资车系普通更低,而同时期的自主品牌在发展阶段又毫无竞争力;面对几乎没有竞品的空白S场品质如何已经不重要了,在特殊的阶段只要是合资车哪怕是弹丸之地的韩国车也会成为首选。
在这种环境中发展的韩系车品质一路走低,中后期出现的发动机拉缸事件、双离合召回事件以及近期的发动机机油增多事件几乎给了韩系车致命的打击,其技术之差或者说针对国内S场投放的技术之落后可见一斑。
而到这一阶段后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技术升级已经走到了第二阶段,从技术上至少超越了既不节油又没性能的韩系车,在国产车的发力下其他合资品牌价格也在走低,主流品牌也重合了韩系车。
现在的局面是一线自主品牌和一线合资品牌的竞争,二三线国产品牌和韩系车在对抗,等级已经明显划分出来韩系车不再是合资品牌的首选。
而在合资品牌属于二线的韩系车对国内消费S场的轻视仍非常明显,中外S场同款车型配置严重缩水,车身安全结构也差的一塌糊涂,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事故死亡率同级数据里知名韩系车基本在更高的前五名,可想而知国内合资正常的简配车会差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出现问题即使不搜索只要曾经关注过这类信息,互联网会自动推送相关内容,韩系车的丑态不能再掩饰凭什么把责任归结为中国S场的中国人呢?难道是怨中国汽车消费者不够傻了吗?
与萨德无关,韩系车终将会步菲亚特铃木的后尘;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