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50首销“一机难求”!美国怎么会让华为用上高通骁龙8+芯片
Mate50首销“一机难求”!美国怎么会让华为用上高通骁龙8+芯片
美国之所以让Mate50用上高通骁龙8+芯片,并非是对华为网开一面,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既要享受华为发展的红利,又要“杀人诛心”!
9月21日,华为Mate50系列正式发售,“花粉”们很捧场,各华为门店都排起了长龙,甚至有些花粉不惜加价求购。销售火热,消费者热情难挡,余承东表示将会加大生产,保障产品供应。
这次华为Mate50/Pro/RS系列新机均搭载了美国高通旗下骁龙8+Gen1处理器。不少花粉摸不着头脑:“骁龙不是美企高通的芯片吗?在芯片禁令下,华为是怎么用上美企芯片的?难道美国商务部网开一面了”?
确实,Mate50搭载的确实是高通骁龙芯片,不过并非是美国商务部在发善心、网开一面。
个人认为,华为Mate50之所以能用上高通芯片,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其一,Mate50搭载的是4G芯片,这与芯片禁令并不冲突
美国想要打压的是华为的“5G”技术。芯片禁令下,但凡是美企想要与华为开展5G贸易,一定绕不开美国商务部。但对“4G”却有很大宽松度的,暂时不会被压制,这是前提。
虽然高通骁龙8+芯片是安卓系统最强的处理器之一,但是这次高通供货华为的却不是“5G”,而是被**的4G。也就是说,高通此次供货并未违背美商务部芯片禁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网开一面。
既然4G不在禁令之下,那么华为找到高通定制4G芯片自然就不会受到阻挠了。这就是华为能用上高通骁龙8+芯片的主要原因所在。
其二,攫取利润,享受华为发展的红利
华为手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S场,S场份额都不容小觑,2019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4亿部,每一部手机上都搭载着一个芯片,这就是S场。
高通作为企业,自然是要追求利润的。作为一家芯片厂商,华为、苹果等就是高通的重要下游客户,高通向华为出货芯片就意味着能从中攫取利润、享受华为发展的红利,何乐而不为呢?
美国商务部也没有阻止高通向华为出货4G芯片的道理,毕竟美国也能从中获取税收。
其三,通过芯片进一步控制华为,甚至以此打压国内5G芯片产研
华为旗下的海思是有5G芯片设计技术的,在芯片禁令之前,华为尚能把麒麟5G芯片交付台积电代加工,然后用在高端机上与苹果手机形成竞争。尽管只有设计能力而没有生产能力,但麒麟芯片至少能保证华为手机能搭载5G芯片。
芯片禁令后,台积电不能为华为代工了,三星、联发科等也不能为华为供给芯片了,剩下的渠道只有高通等美企。此前华为还能在国际S场上“货比三家”,现在只能“独此一家”,选择空间更窄了。
高通向华为供给的是技术较为落后的4G芯片,用意之一就是从源头上进一步控制华为,成为华为唯一的芯片供应商。更有通过此种方式打压国内5G芯片产研的味道,让国内芯片产业依赖上高通芯片,从而限制国内短制程、高端芯片的产研,这就是“温水煮青蛙”。
当然华为不可能不知道高通的险恶用心,包括华为在内的国内芯片厂商,一定会继续完善半导体产业链,争取早日在高端芯片产研上实现突破,避免对高通产生高度依赖、避免被卡脖子。
其四,实现去库存的目的
两年前,芯片行业还是一片红火,一芯难求、价格暴涨。然而在经历了近3年的疫情后,供应链被打乱,手机出货量也有所减少,各厂商芯片库存量高企,一些芯片的价格也开始腰斩。于是,三星开始清库存、英伟达卖不动了,高通也开始清库存、砍单,芯片S场大有“雪崩”之意。
据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计同比下滑5%,销售难度加大。再转头看一下仓库几乎爆满的库存,清库存就成为各厂商的当务之急了。
一边是芯片需求下滑,一边是爆仓的库存,高通此时向华为供货也就说得通了,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还有清库存的目的,毕竟即便作为行业龙头,也要及时回笼资金、减少损失,以免财务层面发生问题。
写在最后:
综上,华为Mate50系列之所以能用上高通的骁龙8+芯片,并不意味着美国商务部是在网开一面,也不意味着i芯片禁令有了质的松动。反而是依然站在自身利益更大化的角度上,一边享受华为发展的红利,从中攫取利润和税收,同时达到去库存的目的,一边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限制国内短制程芯片的产研,用心之恶昭然若是。
对于华为来说,虽然新机没有搭载更先进的5G芯片,但“有总比没有强”,芯片禁令下只能暂时接受。
接下来,只有国内芯片行业继续拧成一股绳,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半导体产业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被卡脖子的问题、受制于人的问题。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华为电脑骁龙版与se版区别
华为笔记本电脑骁龙版与SE版本的区别有以下两个:
之一个,华为骁龙版笔记本电脑是中端产品,质感较好,售价较高。而SE版本是低端产品,走性价比路线,工艺上不如骁龙版,售价也低。
第二个,华为骁龙版本的屏幕是2K屏,4:3的比例,而SE版本则是1080P的屏幕,16:9的比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