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有哪些历史遗迹
海西有哪些历史遗迹
1、诺木洪文化遗址
诺木洪文化遗址位于青海S柴达木盆地南部的诺木洪乡,是我国解放以后新发现的一种古文化遗存,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因首先发现于柴达木盆地都兰X诺木洪,故考古学上称之为“诺木洪文化”。 该文化遗存相当于中原地区青铜器时代晚期文化,是青海高原特殊环境下的土著文化。诺木洪文化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诺木洪、他里他里哈、巴隆他温陶亥、香日德下柴克、上柴克、察汉乌苏夏日哈、可儿沟等20余处。
2、塔温搭里哈遗址
塔温搭里哈遗址:位于青海S都兰X巴隆乡西南约10公里的塔温搭里哈(蒙语地名,即五个山头的意思),由于该地区降雨量极少甚至多年不遇,遗存保存相当完整,面积约20万平方米。遗址由四个大山包和三个小沙包包围成一圈,中间是一块黄土铺垫的广场,长约250米,宽约150米,广场上没有发现遗址和遗物,这样独特的布局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是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3、外星人遗址
外星人遗址在距德令哈西南边100公里处,在当地非常有名。遗址位于托素湖东边的白公山上,一个岩洞的周围。岩洞外散落着一些铁管、铁片似的东西,岩洞里有直径大小不一的铁管穿入山体,与岩石紧密吻合,就像将管子直接插入岩石一样,管子呈铁锈的褐红色。在岩洞外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石头都站立着,有些甚至立在旁边的湖中。
4、诺木洪遗址
诺木洪是新发现的一种古文化遗存,也是青海考古最西边的一个发掘地点,它的文化内涵有其独自的特征,因此,它的发现,在考古学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诺木洪遗址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南部,遗址范围约五万多平方米。这个遗址是由三个小沙丘组成的,呈品字形排列。并在三个沙丘之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广场。
5、阿力腾德令哈寺
阿力腾寺院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塔尔寺赛多-创建,法名“丹巴培吉林”,意为“佛法兴旺洲”。寺院总占地面积2383.2平方米,经堂一座(165平方米),寺内藏有珍贵的文物、琳琅的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献藏书,是一座佛教艺术的宝库。经历了重重劫难后,现迁于德令哈S河东幸福路北侧,座向朝东,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地处幽静,是德令哈S的人文景观之一,也是各族信教群众拜佛烧香进行各项宗教活动的圣地。
6、都兰寺
都兰寺都兰寺位于X城以东20公里的他延山上,属清朝遗迹,1988年确定为X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寺院后面茂密的森林布满山坡、云杉、柏树遮天蔽日,目前都兰寺有僧侣46人,房屋87间先后有8名-在此转世。现在有九十处座禅前均有大量的柏树遮蔽。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八进津呼图克图,座禅前有一株圆柏树,树冠极像心脏,微风吹拂似心脏在卜卜跳动,全树青翠欲滴,生意盎然,是信徒朝拜的圣物。
7、热水古墓群
热水墓群位于中国西部青海S都兰X热水乡热水沟的西岸,是一处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墓葬群遗址。热水墓群分布在热水、扎玛日、沙尔塘、斜歪四个村境内长约7公里的区域内,包括各类型墓葬165座,其中大部分已被盗掘。1982~1986年,青海S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发掘整理。墓区内的墓葬主要分为梯形和圆形两种。墓冢以夯土筑成或堆满砾石后盖以夯土,夯层间铺有沙柳枝条。
8、香日德寺
香日德寺格鲁派寺院中的香日德班禅行辕由六世班禅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坐落于戈壁绿洲之中。历来为接待班禅等宗教界上层人士往返于**居住的地方。九世十世班禅均有在这里居住过。
9、塔里他里哈遗址
时代:商至周塔里他里哈遗址位于青海S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X诺木洪乡诺木洪农场二大队三中队驻地南。遗址面积约250×250米,塔里他里哈蒙古语是火烧过的山或灰山之意,遗址由三个小山包组成。1959年,青海S文物管理委员会及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试掘。
10、天峻石经寺
位于天峻X城东北方,离X城约18公里处。1957年建成,在石板上镌刻藏文关角(即甘珠尔)大经108部,庄严经200部、佛像324尊。石经墙为高2米、宽1米,周长320米的正方形经院。整个镌刻线条清晰、工整大方、清秀流畅。人物构图准确,线条自然、精细,动静表情各异,具有藏传佛教艺术造型的特点和很高的文物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